比鄰而居的文化參與(四):影像無國界──光影裡的少年心事

Processed with Moldiv

文:梁仕池,浸大人文學系哲學碩士,研究種族與情感政治等文化議題,曾任「影像無國界2013/14」的學生助理

本港的光影文化一直受華人主導的電視、電影工業影響,直到近年才出現幾個南亞裔演員,例如喬寶寶、Bitto、阿V (Vivek Mahbubani)、陳彼得和陳振華兩兄弟(他們都當過「影像無國界」的嘉賓講者)。雖然飾演的角色常常拋不開港人對南亞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但他們對演藝的熱誠可謂在影視工業裡殺出一條南亞路,偶然會出現一些特別的演出,例如喬寶寶在《衝呀!瘦薪兵團》演活「本地印度人」的形象。然而,本地主流文化卻一直缺少來自少數族裔社群的創作人的編導作品。

如果香港社會一直將光影文化視為進行(大眾傳播)溝通的文化資源,那麼要讓少數族裔表達故事和想法,學習如何取用文化(access to culture)則變得關鍵。ifva自2009年開辦的「影像無國界」(All About Us),就是一個專門為香港少數族裔青少年而設的創意媒體教育計劃。這個計劃即將進入第六屆,已累積超過30部由學員自編自導自演的短片,若以目前的積累看來,此計劃能重新被理解為一個文化參與平台,供少數族裔積極實踐文化公民權──表達差異、促進溝通。

這個創意平台,致力培育(cultivate)少數族裔學員對影像的應用,將他們的想法化作光影故事。因此,計劃所提供的兩個訓練營,主要是教導學員基本且實用的拍攝和剪接技巧,並培養他們對光影創作的想像力和敏銳度。作者有幸成為其中一屆的mentor,陪著那些活潑的學員從學習拍攝技巧、聚會商討劇本、製作道具安排場地、拍攝演出,到最後的作品剪輯,過程可謂笑中有淚。縱使這些作品有點幼嫩,但觀眾不難感受到這些故事真摯地表達出來的情感和價值,了解到少數族裔的「少年心事」。

「影像無國界」不只是一個影像教學計劃,更應被理解為一種另類媒體,使少數族裔年青創作者能與主流大眾溝通交流。如果在ifva的Youtube頻道回顧過去30多部作品,主題包括校園欺凌、愛情、友情、夢想、暴力、追逐、憂慮恐懼等等,不難發覺這些「少年心事」所呈現的成長經驗、情感、慾望和幻想等,明顯地與主流的青年人的有所不同(可參考馮美華、鄧鍵一寫過的影評)。這些由少數族裔青年參與的文化作品,除了為香港光影文化增添幾分少數族裔視角,還能栽培以溝通為基礎的共融文化。當這些短片能持續地搭配各類放映會供大眾觀賞時,這些另類的本土故事便躍進了尋常人自認的尋常之中,若是社區內小規模的放映活動,創作者則更有機會與街坊觀眾分享和討論,在交流的過程中相互了解。

「影像無國界」作為一個本港極難得且特殊的平台,支持了少數族裔的文化參與,更致力發酵出一種重視表達和溝通的共融文化;長遠來說,如果計劃能誘發一些少數族裔學員日後對影像創作的熱誠和抱負,那定會有助本港文化工業的多元發展。

 

後記:

感謝ifva的邀請,讓我適應用「人話」(少點學術言詞)講些少數族裔的故事;同時,在學術研究以外,也讓我有機會梳理一下過往三年跟少數族裔社群交往的經驗,或輕鬆的或嚴肅的。這些能讓少數族裔參與其中的平台,是需要藉著各方配合,經過相互的理解、投入、付出才得以維持的,因此請多加關注。最後,以文化參與的視角理解這三類參與,旨在讓讀者明白到,提倡種族共融不能空談和被動;透過參考這些難得的文化經驗,能重新發現實踐差異、活著不同的重要性,作為培養共融社會的可能。或許,這些文化參與只能逐少逐少地在不同的日常層面上改變著我們當中的「少數鄰人」固有的冷漠;但至少,我們享用這些經過「共融」的經驗時,不應再對少數鄰人的身份、經驗和付出視而不見。他們,一直在我們當中(amidst u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