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無國界 – 導師 胡康倫 專訪

【 文:羅志明 Jimmy Lo,畢業於中大文宗系碩士,從事影像及紀錄片製作】

與導師胡康倫 (Joseph)訪談一開始,他想起剛畢業時,有幸與經驗豐富的前輩一起擔任「影像無國界」的導師。他憶述當時自己仍很稚嫩,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邊學邊教,眨眼已踏進他任教的第七年。七年後的今天,他會有甚麼不一樣的體會?

Joseph 本身畢業於城大創意媒體書院,主修電影藝術;畢業後他創立自己的工作室,進行不同類型的拍攝項目。但早在畢業以前,Joseph已很關注居港少數族裔,以此為題的作品包括《5 minutes》、《The waterside》和《Shabnum, the dew》等,都曾參與不同影展。對他而言,參與「影像無國界」的教學,可與少數族裔群體接觸,能讓他持續認識這港人未必關注的群體。

 「多年來,我不覺得是在『教』,反而在學生身上學到了許多。」

回想初時帶組拍攝短片時,Joseph很在意「成果」和「效率」。或許是港式文化,他會嘗試告訴學員要「融入香港」的工作方式,期望他們無論是前期或拍攝期間的準備都要做到「快、靚、正!」。有一次,Joseph 因工作關係而估計將遲近二十分鐘,他猜「他們應該還沒到達現場吧?」。怎料當他到埗後,所有人已經預備就緒。他連忙向眾人道歉,但學員們反而沒有半句怨言,亦沒有追問甚麼,就像甚麼都沒發生似的順利完成拍攝。他深深體會到少數族裔群體的特點,他們非常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會因別人未達到自己的期望,而輕易責怪對方。經過多年與少數族裔學員相處,Joseph慢慢發現,「其實『效不效率』並不該是首要考慮,反而是想清楚,如果要保持這一段可貴的關係時,是不是要更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或許這就是少數族裔一直珍而重之的生活方式,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信任,比成果和效率更重要。經過這一轉念,驟然改變了他看事物的態度,更懂得享受與學員共同努力、一起成長的過程。

歷經七年,Joseph 對於教學內容可算瞭如指掌,但面對多元文化背景的學員,還是要構思不同教學方法,引導學員投入學習拍攝的氛圍。他憶述有一年在營會中自我介紹環節中,發現有來自印度及巴基斯坦的學員,頭耷耷地用不咸不淡的廣東話自我介紹,神情顯得有點不自然。Joseph將之記在心中。後來,營中有一環節要求學員「翻拍」某電影選段作練習。為求讓學生更投入劇情,他讓印巴裔學生以其母語重新演譯了《作死不離三兄弟》(”3 idiots”)。最後,同學們變得更大膽嘗試,表現比預期出色。

 「學習擁抱不同的價值,因不同而精彩」

對於Joseph而言,或許「共融」就是不在他人身上強加諸某套價值,並透過真誠的相處,找出能同時擁抱各方價值的機會與可能性。這始於向別人多走近一步,接觸社會之中不同的人,並嘗試發掘社會本身就存在各式相異的價值。「影像無國界」訓練營就是一個園地,讓不同背景的人走在一起,與自身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互相認識;並學習擁抱社會中不同人的價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才能看到因不同而生的美麗,共同建構因多彩而絢爛的文化多元社會。大概這就是Joseph 在這七年與少數族裔群體接觸當中,所得到能影響他一生的體會。期望這種「美麗」不僅可發生在「影像無國界」之中,更可以散落和根植在社會中每一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