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1

不搗蛋不罷休的第一組

【文:陳瀚恩,「影像無國界」導師】

2_IMG_2456

在「影像無國界」這活動中,是我第一次接觸少數族裔青年人的機會。在這活動已經任教了三年,而三年來也是第一組的導師。當然,每一年都會有一些組員加入或離開,但主要骨幹成員還是那幾位巴基斯坦的組員,而更重要的,還是我們一直保持著第一組的風格。他們反叛,反斗和偶爾不合作,看著看著就會想起小時候的自己。

面對他們確實需要加倍體力,加倍耐力,因為他們總是會做出意想不到的事。他們偶有驚喜,但總的來說,驚嚇還是比較多。最經典的,莫過於第一年的拍攝。那時,劇情需要其中一位組員拿起酒杯,喝一口果汁,裝作很有品味的人。但還未正式拍攝,他便把酒杯咬破,有誰想得到,這簡單的動作竟可弄成這樣。幸好最後沒有弄傷,但整件事真的有夠好笑。這就是不搗蛋不罷休的第一組。

創作,往往需要冒險精神。他們的冒險精神從來不缺,有時更會完全失控。他們經常看好萊塢的動作片,然後向我提出要拍攝從高處跳下,又要求從這幢大廈的天台跳過另外一邊,更會拿起一塊磚頭就往別人砸過去。他們並不知道一場精彩的打鬥場面,在拍攝現場的時候,其實動作可以很慢,一點都不刺激,而且動作為了遷就鏡頭角度需要重覆幾次。向來對動作片就不太感興趣的我,結果翻查了很多動作片的製作特輯,希望他們知道拍攝過程和技巧,要不然讓他們自由發揮的話,真的會搞出人命。比起腦筋的冒險,似乎他們更想得到的,是肢體上的冒險。

又有一次我們在火炭工業區拍攝,上午的拍攝都是一些比較靜態的鏡頭,當然這些都不能滿足他們。拍攝進度延誤到下午,其中最小的兩位演員已經嚷著肚餓,但其他組員堅持要到附近拍攝追逐場面。經過一番爭論,他們堅決拒絕我的參與,要我帶著兩個小演員到快餐店等候,作為導師卻被學生拒絕參與,那一刻,確實有點不爽。一小時後,他們全身濕透,喘著氣回來。我把他們拍攝好的片段看一遍,看到他們竟然可以在短短時間裡,到了很多不同的場景拍攝,甚至走到下水道追逐,而且出來的效果十分好。抬頭想稱讚他們的時候,只見他們滴著汗水,大口大口的吃魚柳飽,一口氣喝下半杯可樂,口裡的還沒有吞下,然後又再問我。「阿 Sir ,一會兒還要到哪裡拍攝啊?」

教與學是雙向的。他們的拼勁感動了我,也讓我知道對他們放手的重要。

他們總是沒規矩,有時候確實很惱人,但只要你跟他們走在深水埗和大角咀街頭,這些他們經常流連的地方,你便會知道他們比起很多人更熟悉這地方。那次,我們在鴨寮街買武打場景用的床墊道具,然後他們拿著大張的床墊大搖大擺,大叫大嚷的走在街上,懶理旁人,就像走在家裡一樣。那個自由自在的感覺,是我從來沒有在這城市感受過的。感謝你們。

用影像文化去「創作」本土身份

【文:梁仕池,浸大人文及創作系研究生】

2_IMG_2559

2_MK3_3132人人都說香港是個國際大都會,在香港會找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政府也自謂多元社會。可是,除了那些顯然易見訪港經商和旅行的各種膚色外國人,作為一個統計數字上達九成人口為華人的社會,我們能怎樣以「多元」視角來認識的「本地人」(local) 這個身份呢?

筆者正進行有關南亞裔香港人的文化身份碩士研究,發現一個挺奇怪的現象,就是明明土生土長南亞裔的居民,都會容易被本地社會視為「外國人」,甚至更糟糕的是被說成會造成「本地」社會的威脅與負擔的外來人。其實,除了跟隨英國殖民者來港的官兵及各類商人,南亞裔的臉孔大概也會從戰亂走難,或找工作移民來港。與難民潮的華人紮根在港一樣,大部分的南亞裔的移民或後代都視香港為家(雖然只佔人口的6%)。那到底為什麼他們一般不會被視為「本地人」的呢?這就要從「香港故事」說起了。

筆者翻查本地文獻時發現,雖然人人都認為香港故事難說,但是幾乎各派學者都有意無意地將「本地人」身份認同論述成一個(隱藏的)華人為中心的香港故事,包括文化、歷史、經濟、政治等各個層面。然而,這個華人中心之所以難以被察覺,主要原因是大家(香港華人)抱著一個種族上迷思 (myth) ──香港就算再混雜也是個華人社會。因此,當我們習慣了這種理所當然的香港故事,在建立「我們」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時,一來難以會將這個移民社會想像成一個華人建立的小島,二來是這個想法本身難以讓我們認同身邊的南亞裔鄰居他們的「本地人」身份,就算人家與你一樣也有「三粒星」。

所以,南亞裔香港人與「本地人」之間可能並不存在一個等號,就是由於香港社會(又或說做香港研究的學者)缺乏話語去開放「本土」論述,來重新想像它本身已蘊藏著多元種族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中港矛盾的氣候所衍生出來的另一波尋找本土身份運動,似乎耕鬆了上述的土壤。尤其是對南亞裔的香港人來說,他們必須以不同的方式來重申其本地人的身份。

在這個社會脈絡裡,ifva的「影像無國界」(All About Us) 這個為香港少數族裔青少年而設的創意媒體教育計劃就更別具意義,因為他們的可透過影像文化發達他們不同的「本土」成長經驗。回顧學員拍出來的「微電影」作品,除了樂見他們能將自己腦裡的古怪點子表達出來,其實,能讓小數族裔青年作為主角去創作他們在本地發生的故事,其實更能讓華人社群了解這本非華裔的青少年在想些什麼,以及他們的生活上的不同情感。所以,從影像創作的文化層面看,「影像無國界」可能並不是一個直接讓他們去訴說是誰“local”的機會,而是一個能讓他們去創作一種或多種“local”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