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 identity

用影像文化去「創作」本土身份

【文:梁仕池,浸大人文及創作系研究生】

2_IMG_2559

2_MK3_3132人人都說香港是個國際大都會,在香港會找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政府也自謂多元社會。可是,除了那些顯然易見訪港經商和旅行的各種膚色外國人,作為一個統計數字上達九成人口為華人的社會,我們能怎樣以「多元」視角來認識的「本地人」(local) 這個身份呢?

筆者正進行有關南亞裔香港人的文化身份碩士研究,發現一個挺奇怪的現象,就是明明土生土長南亞裔的居民,都會容易被本地社會視為「外國人」,甚至更糟糕的是被說成會造成「本地」社會的威脅與負擔的外來人。其實,除了跟隨英國殖民者來港的官兵及各類商人,南亞裔的臉孔大概也會從戰亂走難,或找工作移民來港。與難民潮的華人紮根在港一樣,大部分的南亞裔的移民或後代都視香港為家(雖然只佔人口的6%)。那到底為什麼他們一般不會被視為「本地人」的呢?這就要從「香港故事」說起了。

筆者翻查本地文獻時發現,雖然人人都認為香港故事難說,但是幾乎各派學者都有意無意地將「本地人」身份認同論述成一個(隱藏的)華人為中心的香港故事,包括文化、歷史、經濟、政治等各個層面。然而,這個華人中心之所以難以被察覺,主要原因是大家(香港華人)抱著一個種族上迷思 (myth) ──香港就算再混雜也是個華人社會。因此,當我們習慣了這種理所當然的香港故事,在建立「我們」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時,一來難以會將這個移民社會想像成一個華人建立的小島,二來是這個想法本身難以讓我們認同身邊的南亞裔鄰居他們的「本地人」身份,就算人家與你一樣也有「三粒星」。

所以,南亞裔香港人與「本地人」之間可能並不存在一個等號,就是由於香港社會(又或說做香港研究的學者)缺乏話語去開放「本土」論述,來重新想像它本身已蘊藏著多元種族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中港矛盾的氣候所衍生出來的另一波尋找本土身份運動,似乎耕鬆了上述的土壤。尤其是對南亞裔的香港人來說,他們必須以不同的方式來重申其本地人的身份。

在這個社會脈絡裡,ifva的「影像無國界」(All About Us) 這個為香港少數族裔青少年而設的創意媒體教育計劃就更別具意義,因為他們的可透過影像文化發達他們不同的「本土」成長經驗。回顧學員拍出來的「微電影」作品,除了樂見他們能將自己腦裡的古怪點子表達出來,其實,能讓小數族裔青年作為主角去創作他們在本地發生的故事,其實更能讓華人社群了解這本非華裔的青少年在想些什麼,以及他們的生活上的不同情感。所以,從影像創作的文化層面看,「影像無國界」可能並不是一個直接讓他們去訴說是誰“local”的機會,而是一個能讓他們去創作一種或多種“local”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