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導師

王綺美

2010年畢業於城大創意媒體學院,修讀電影藝術,畢業作《那雙眸》獲得第16屆 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金獎(公開組)。2011-2012 參與拍攝紀錄長片《金門銀光夢》、《古巴花旦》及法國電影《Cookies》。 2012-2015 在yU+co.Lab,負責媒體項目管理工作。2016至今在權廣榮製作公司,負責製片工作。

其他參與作品包括《蘇榮的小電影》,《無乳問Pink Lin》及《失眠俱樂部》。綺美熱衷於創作及與年青人對話,希望向喜劇及紀錄片路線發展。她個性膽大心細,活潑好動,靠近年輕人會使她也覺得自己年輕十年咁多。

Kitty Yeung

 

Kitty Yeung 是一位香港導演及藝術家,擅長結合實驗性兼具風格的影像與聲音,以獨特的說故事方式表達對世界的觀察與情感;她曾任 Nowness Asia 之製作總監,也是影像製作公司 Pissbaby及藝術共同體 135YCS的創辦人。

透過她的影像作品和藝術項目,Kitty Yeung 將現實與想像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創造出複雜細膩的敘事。她同時也放大常常被邊緣化或忽略的聲音,提高對重要社會問題的認識,並鼓勵對話。

其個人作品曾於多個平台展示或獲獎,如辛丹斯電影節(香港)、大館當代美術館、亞洲藝術文獻庫、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NOWNESS、I-D JAPAN、ELLE HK,等等。

她獲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一級榮譽),主修新開與傅播學(創意媒體),副修社會學。

朱凱濙

朱凱濙,香港電影導演。其編導短片作品《紅棗薏米花生》獲得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最佳導演與鮮浪潮大獎、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等獎項。她也是釜山亞洲電影學院、釜山電影學院、金馬電影學院及柏林影展新銳營的學員。

馮廣進

畢業於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及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聯合製作的紀錄短片《正念世界》被選在英國 Sheffield DocFest 、韓國 DMZ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v Film Festival、金馬國際影展等電影節放映。2021 年完成韓國釜山亞洲電影學院電影監製課程。New Asian Producers Networks 成員之一。

曾慶宏

曾慶宏,電影導演、作家、奪目影像創意總監。首部劇情長片《過時•過節》入圍第27屆釜山國際電影節,短片作品曾入圍包括辛丹斯電影節等多個奧斯卡競賽資格的國際電影節,並獲鮮浪潮大獎等殊榮。著作《蜜糖不壞:華語80後導演訪談》一書。

陳小娟

香港新生代導演及編劇。本科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環球商業系,及後於浸會大學修讀藝術創作碩士,主修編劇。其首部電影作品《淪落人》入圍多個國際影展並榮獲第三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等多個獎項。其第二部長片《虎毒不》剛於2024釜山國際電影節舉行世界首映。

劉國瑞

劉國瑞是定居在⾹港的⾺來⻄亞編劇及導演。曾參與釜⼭亞洲電影學院及⾦⾺電影學院,也是⾹港電影導演會及⾹港電影編劇家協會成員。他的第⼀部劇情⾧⽚《⽩⽇⻘春》在⾹港亞洲電影投資會和國際提案⼀對⼀⼯作坊開發。該⽚於⾦⾺獎有六項提名,於⾹港電影⾦像獎有四項提名,並⼊選義⼤利遠東電影節、夏威夷國際電影節、⼤阪亞洲電影節等。劉國瑞憑此⽚奪得⾦⾺獎最佳新導演及最佳原著劇本。